征稿启事 | 2024年春节寒假“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”写作集市
喜
恭贺新禧 龙年大吉
Happy Spring Festival
“迈街相约看花市,却倚骑楼似画廊。” 2023年农历岁末将近,已经放假的大学生们纷纷离开学校,返回故乡,与亲朋好友一起度过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。无论这一年经历了多少辛苦和奔波,都将在热腾腾的年夜饭中消解;无论是多远多偏僻的地方,都会迎来爆竹声声辞旧岁。浓浓的年味儿不仅可以驱散凛冽寒风,也氤氲着社会变迁的蓬勃气息。近些年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国家基础性政策,在这一背景下,我们发起“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”写作集市,借寒假回家之机,以非虚构写作为媒介,重新审视城市与县乡、发展与变迁、社会与民情,通过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文字,展现一个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。
此次写作集市涉及两个关键词,一是返乡,二是非虚构写作。“乡”指的是故乡,城市、县城、乡村都可以作为被书写的对象,包括工作、学习的他乡也是第二故乡。非虚构写作是近些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起的一种文体,是最接地气、最丰富、最自由的表达形式。借助自媒体平台,很多“素人”写出了一些爆款文章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,非虚构写作是后真相、全媒体时代人们展现“真实”、追求“真相”的中介。人人都可以从事非虚构写作,从个体出发讲述自己的“田野”经验,讲述身边人的故事,朴实无华的“写作”再度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人参与的公共表达。希望大学生群体以非虚构的形式来写春节返乡的故事,记录下最生动、最真实的社会风貌,了解故乡、认识故乡、热爱故乡!
投稿要求
主题:春节寒假“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”
文体:非虚构写作(散文、随笔、报告文学、纪事文学、特稿、深度调查、社会学报告、民族志、口述史、人类学田野等)
内容:不限
1、可以与家人聊聊天,写一篇家庭口述史;
2、可以看看村庄、县城、城市的变化,看看哪些经常去的地方拆除了、翻新了,写写每个地方的“繁花”与“漫长的季节”;
3、各地都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习俗,可以写写非遗艺术和传承的故事;
4、可以在与朋友、同学聚会的过程中,了解小伙伴们的变化和见闻;
5、也可以赶一场乡村大集,探寻集市的社会功能;
6、可以回中学、小学看看老师,聊一聊教育的话题;
7、可以看看城市发展、乡村发展,有哪些新的发展经验;
8、可以关注故乡里的“人”,看看他们在从事什么职业,有什么独特的精神风貌;
9、为了迎新春,可能会出现一些临时性的产业,可以关注这些产业如何运行;
10、遇到的有趣的人与事;
……
字数:5000字及以上
日期:截至2024年3月1日
邮箱:nonfictionpku@163.com
奖励:优秀作品将陆续发表在《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》公众号,每篇优秀作品的作者获赠五本图书和“新青年非虚构返乡纪事写作集市”优秀作品电子奖状。
欢迎大家踊跃投稿!
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非虚构写作,任何对象都可以被非虚构所写!
《非虚构写作》必修课
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公众号
2024年1月24日
《非虚构写作》必修课
《非虚构写作》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必修课。借助移动互联网,非虚构作品成为新闻报道和自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文体。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开放性的写作,任何人都可以从事非虚构写作,任何对象都可以被非虚构所写。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化之旅,中国从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古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,非虚构写作可以成为“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”的媒介。非虚构写作是用文学性的笔法讲述真人真事,是一种介于纪实文学、新闻报道和社会学田野笔记之间的文类,兼具文学性、新闻性和社会性。相比天马行空的文学创作,非虚构写作强调纪实感和真实感。相比客观、中立的新闻报道,非虚构写作强调叙述者的“在场”和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。非虚构作品的风格包罗万象,从自述、日记、回忆录、口述,到游记、社会学调查、人类学笔记等,都可以算作非虚构式书写。非虚构写作的题材也非常多元,既可以写个人、家族、村庄、国家和全球的故事,也可以聚焦轰动性的新闻、社会事件或者其他重大题材;既能写英雄、伟人的丰碑,也能写普通人、芸芸众生的故事,甚至除了写人、写事之外,还能以自然界、客观物质为写作对象。非虚构写作是通识教育和公共教育的重要形式,可以培养写作者社会调查、学术思考和深度书写的能力,是一种既有理论性,又有实践性的教学媒介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深度写作,除了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外,非虚构写作还需要借助文学、新闻学、社会学等跨学科的专业视角,才能更好地发掘出写作对象的社会意义。作为一种高度自由的、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书写方式,非虚构写作承担着公共性、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文化功能,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群众写作、公共写作的新形态。
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公众号
为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、历史、中国、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,也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内容生产的变革,我们发起了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活动。非虚构写作需要一种跨学科视角,与文学(报告文学、纪实文学)、新闻(深度报道、特稿、特写)、社会/人类学(田野调查、口述报告、民族志研究)、纪录影像(纪录片、纪实摄影)等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。好的非虚构作品既要有丰富的叙事、写作能力,又要有辩证的社会意识,更要有一套总体性地理解社会和世界的知识框架,才能让不可见的人群变得可见,让无声变得有声,让不被感知的事物变得可感。非虚构打破了写作的专业化、职业化壁垒,使得更多普通人通过写作参与到公共生活。这种非虚构写作的平民视野和书写者与被书写者的平等精神,使其拥有广阔的文化实践空间。我们尝试把非虚构理念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,鼓励大学生用平民视角、纪实精神来理解、感知巨变中的中国与世界。
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,与澎湃·镜相、腾讯新闻等合作,已经设立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、城中村文学小组等专栏。我们先后参与发起“倾听他人”“光影拼图”“认识脚下的土地”“我们的时代”“在基层”“新的世界,新的未来”“重拾身边”“看见远方”“回归‘生活’”等主题写作活动,并策划出版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丛书《应知故乡事: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》《不远万里: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》《Z世代:成长中的新一代青年》等,这些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“2023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”。
欢迎对非虚构写作感兴趣的朋友投稿,一起发出时代新声!投稿邮箱:nonfictionpku@163.com,也请关注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公号!
//
本文原载于公众号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,感谢公众号“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”授权海螺转载。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
本期编辑 | 茅燕楠
推荐阅读
非虚构︱“花了半年时间,我们在西安市中心建了一座不网红的图书馆”
(记得🌟标海螺哦